.

为什么爆火的网红社区,都越来越无聊

武康路可能是今年上海最繁忙的一条马路。/图虫创意

经历过个春夏秋冬,武康路上的风从未如今日这般喧嚣。

这条“浓缩了半部民国史”的马路,最近一天能挤进4万名游客。

游客们的一天大概都是从朝拜武康大楼开始。接着,他们还会以西班牙式建筑、网红店的logo为背景,以法国梧桐下的柔光为滤镜,用大把的时光来凹造型。

“武康大楼是种信仰,是上海香火最旺盛的庙宇。”/廖信忠

年2月25日,英国文学泰斗萧伯纳来到这里,写下一段话:走进武康路,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妙极了。

88年后,无论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的人,走进武康路,都只会想拍照、打卡、吃冰淇淋。还真是妙极了。

如果以武康路为半径画圆,你还将得到一张上海年轻人生活的切面。

有人用一只熊爪递咖啡,便治愈了成千上万的人。有人在苦思如何伪装身份,闯入别人的公寓拍照。

夜幕降临,公路商店外的马路牙子,被亚文化青年们的屁股蹭得一尘不染。限时营业的包子店也开门了,最夸张时一笼可以喊价元。

广州东山口,同样高人气。/粤食美味君

不得不佩服上海的带货能力,因为如果再放眼全国,你能看到“成都武康路”“广州武康路”“扬州武康路”等缝合体。各地的“武康路打卡者”,都通用“ootd”一词作为他们的流量密码。

一种不同于传统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正在孵化。在“网红社区”这一空间内,生活区、商业区、旅游景区的壁被打破。

这里的历史、文化、原住民与外来的流量、信息、新媒介,正在相互碰撞。与此同时,这股碰撞所产生的引力,也拽来了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

《新周刊》一直在尝试从人文生活角度讨论中国城市,以性格魅力为城市画像,而一座城市中最具人气、生活气、烟火气的空间,显然成为了避不开的课题。或许,通过“网红社区”这块切片,我们能够窥见一座城市的健康状况。

当社区一步步走向网红

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从哪一刻开始变得无趣的?

是地产商四处圈地,往大型购物中心中塞连锁的快消、餐饮品牌的时候。广州天环广场能买到的牌子,很大一部分米外的太古汇也能买到,两个商场中间只隔有一个十字路口。

是商场外的步行街,本该是地方文化、特色民俗的重要展示场,却成为了外地人专供的时候。试问本地居民谁会没事坐两站地铁,穿过人山人海,挤向一份轰炸大鱿鱼或老长沙臭豆腐呢?

是无论是走进购物中心、步行街,还是逛逛线上打着“原创”标签的电商,我们总被千篇一律的生活包围的时候。

这时候,唯有那些“小众的”“颜值超高的”“可以称得上是歪歪滴艾斯”或“绝绝子”的地方,才能吸引到这些有趣的灵魂。

因为同质化严重,我们常常会走进购物中心,就忘了自己身处哪个城市。/unsplash

城市里那些安静却氤氲有烟火气的老街道再次接纳了这些人。

年,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Tuan)提出,通过居住、投入经常性活动、不断激励亲密性及记忆、赋予意义、以及建立真实体验和情感与认同,空间有可能转变成地方。

说白了,地方就是承载人与地关系的基本单位。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区、办公区,就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要让这个点成为凝聚有意义、价值的中心,人是其中的变数。

如果时间倒退回二十多年前,上海武康路还是一条每天能在路口扫出三四车茭白叶、毛豆壳和洋葱皮的“脏乱差”马路。

年的一份报纸上写道:“这里有一个非法马路集市。来自本市及周边省市的一些菜农菜贩,每天清晨在这儿‘济济一堂’,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菜市’。”

年《文汇报》就武康路马路菜场问题刊发了大篇幅报道。

那时候的宋庆龄故居、巴金寓所中固然藏有浪漫的故事,但本地人估计更在乎买这么些青菜,能不能再送我两条葱,外地人估计也很少没事到这里散步。

所以让武康路走上网红之路的第一步,便是人主导的“整治”。

年,徐汇区政府启动了“衡山路历史风貌区的核心保护区整治工程”,历史感满满的武康路被列入首批整治名单,成为了最先动工拆除违建、整修马路、破墙透景的“样板路”。

采用老建筑“活化”、修旧如旧的方式,武康路沿街的围墙恢复成了上世纪30年代的样子。空中密密麻麻的电线被埋进地下,建筑物里年久失修的屋顶、卫生问题也一并解决。

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武康路由此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地方。试问,谁不愿意在这里与张爱玲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谁会不愿搬到一座Artdeco风格的精致小楼或花园洋房里住上一段时间?

武康大楼的阳台,成了电影中周冬雨和金城武有情人终成眷属后,一起欣赏落日的阳台。/《喜欢你》剧照

在城市同质化发展愈加严重的当下,创建地方感,是解开回忆的隐藏密码,也是展示未来的积极面向。改造完后的武康路成为了集体回忆的纽带,网红化的路口。

但光改造显然还不够。年《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作者之一的乔争月,搬进武康路附近的一条小弄堂。她回忆,“当时这里还不算出名,常常要用‘在上海图书馆附近’来形容家的位置。”

武康路上的静谧被打破,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图虫创意

让武康路成为上海流量胜地,可以与南京路、东方明珠争奇斗艳的,是一位外来者。年,法国人FranckPecol在武康路上开了一家名叫Farine的面包店,清爽的法式店面,“原装进口面粉”“手工面包”等新鲜而诱人的字眼,“开启了武康路打卡的先河”。

武康路便是在此刻迈进了排队时代。传闻武康路的发展变革,可以简单分为Farine前和Farine后。生意最大的时候,法国人Franck在附近拥有6家店面,卖面包、冰淇淋、咖啡和西餐。

这些外来的风景与滋味,彻底激活了人们对上海小资生活的想象。即便是5年后,Farine被人举报使用过期面粉、店铺关张、老板逃出中国,武康路却再无法停下它“网红化”的步伐,迅速又被新的一批咖啡店、brunch店占领。

法国人FranckPecol已停更4年多的社交账号上,还保留有冰淇淋队伍的盛况照片。评论中,不少网友在咒骂他良心何在。

ELLEMEN睿士描述到,“WIYF冰激凌店、Rachel’s汉堡店等武康路台柱子接连登场,排队都以1小时起计算。早在被喜茶和鲍师傅支配前,沪上人民就已经感受过被武康路支配的恐惧”。

这个时候,旅游博主廖信忠也恰好租下一套独立的二层半花园小洋房,他想象自己将过上安静惬意的日子,结果却住进了景区。

一家家充满个性的网红店,复制某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成为一个地方亮眼的新景观。而在这里生活或只是打卡的人也留下了他们对这个地方的自主想象。武康路这个地方的意义与价值,正是在这些活动中日益宏大、丰富起来。

重庆黄桷坪,因涂鸦墙而网红。/图虫创意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莎伦·佐金曾在一些老城复苏的议题中提出,一些士绅者从传统上以观看风景的美学及历史观点去看待都市风土破旧的建成环境,并且他们是着眼于文化而非经济价值而保留老建筑,从而建立起一个贩卖地方特色的市场。这种士绅化的特点给城市空间带来了“中产审美”和“网红审美”。

界面新闻的一篇文章指出,“网红店”最为集中的地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的消费喜好与所认同的模式——自然生长的社区形态、风格各异的独立品牌,与社交网络结合紧密的商业模式,以及对所做事物的热忱。

“这或许就是未来中国城市商业形态的初级面貌。”

杭州东信·和创园是在原东方通信的老厂区内改建而成,如今成了聚集有买手店、面包店、花店的创意生活区。/图虫创意

而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武康路们”,像广州的沙面与东山口、重庆的戴家巷和黄桷坪、成都的华西坝、杭州的狮虎桥路,无一不在走相似的模式。

在这些连接着人们历史与未来的地方案本中,一座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生活脚本也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

当网红与打卡开始失序

“武康路蝴蝶结奶奶被家人接走。”

“武康路上也能露营了。”

“武康大楼被做成雪糕了。”

成为网红的其中一个副作用,是上热搜。

住在武康路上的人,一推开窗户就是长枪短炮,还有人被要“邀请着”走入镜头。

你看到别人都在拍武康大楼,于是也举起了手机。

你看到别人都在马路上街拍,于是也不顾来来往往的共享单车车流和交警的吼叫,停下了脚步。

你看到大家都在罗密欧阳台下大喊“奶奶,奶奶”,于是也加入了他们。

你学着别人点了+的brunch、买了贵价的雪糕,终于找到一块前面没有站着人的、干净的墙,赶在雪糕融化前凹好了姿势。

你终于发布了精修后的照片,完成了“到此一游”的赛博刻字,于是也成为了别人朋友圈里的别人。

每天,都有人被这些高清、鲜活的、别人的生活鼓动着,也成为了打卡的一员。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网友在网上发表自己对“网红”与“打卡”的迷惑与厌恶。

逛网红街,成为了年轻人个性的表达。/图虫创意

在一场以“网红”为名义的狂欢当中,人们对于为何前来、为何打卡、为何传播的思考,便成了灯下黑。而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丢失,正是让人们之间的价值观矛盾愈演愈烈的主因。

“景观社会”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盖德堡提出。他认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构建,都可遵循一条通过不断生产、复制具有视觉冲击力、戏剧性、吸引力或轰动效应的景观现象,引导大众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逻辑。

景观即商品,表层的视觉刺激便能带来消费。打卡仅仅是为了记录行为,不必涉及态度。商家也只需要在图片、视频和文案上下功夫,也能迅速占领大众心智,营造出“再不来打卡就要后悔一生”的错觉。媒介也成为了网红地虚假繁荣的推手。

最终,这个网红地的意义与价值构建变得越来越视觉化、符号化。人,从这个地方的主体地位上失落。

人好像来了,但又没来。/unsplash

那时候,这个地方会不会只剩下了单薄的、一次性的打卡仪式感。会不会有一批网红店在日益高涨的租金面前不堪重负,而背靠雄厚资本的连锁店们等到了收割流量的机会。本是因为独具个性才为人们所选择的网红街区,是否也终将网红得千篇一律起来。

而还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