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至分享设计理论重要人物part3

目录

1、路易斯·亨利·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2、路易斯·亨利·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主张

3、路易斯·亨利·沙利文“有机建筑”的设计主张

4、建筑中的“三段式法则”和“芝加哥框架”

路易斯·亨利·沙利文

路易斯·亨利·沙利文(LouisHenrySullivan),被誉为“摩天大楼的缔造者”,是美国芝加哥学派中的重要一员,也是其中最具威望的建筑家与批评家,“他最先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沙利文的建筑设计作品颇多。年,设计了芝加哥大礼堂;年,设计了温莱特大厦,该建筑“被誉为现代设计运动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至年,设计了布法罗信托公司大厦;年,设计了芝加哥C.P.S百货大楼,这座大楼现被誉为“沙利文中心”。

厦温莱特大厦

C·P·S百货大楼

年,沙利文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GoldMedal),他是世界上第二位逝世后荣获该奖的的建筑师。他的建筑作品为美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路易斯·亨利·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年,芝加哥发生大火使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沙利文认为经过大火焚烧的芝加哥会有更多机会,于是,他在年移居芝加哥。在他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行学习的同时,他利用假期时间到意大利的罗马和佛罗伦萨去旅行。这次旅行对沙利文来说意义非凡,他从中了解到古典主义的精髓并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建筑设计。

沙利文在巴黎学习进修一年后便重返芝加哥,开始在约翰斯顿和埃德尔曼公司担任制图员。年丹克马尔阿德勒(DankmarAdler)聘请沙利文和他一起工作,两人合作成立了设计事务所,沙利文设计生涯从此步入鼎盛时期。他们长期合作的结果是设计和建造了多栋重要的高层建筑,成为美国建筑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阿德勒侧重解决建筑结构上的问题,而沙利文则注重对建筑外观以及内部细节进行装饰。年,两人成功合作设计了芝加哥礼堂大楼,他们的设计逐渐走向成熟。这是一座集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共建筑,不仅拥有可以容纳个座位的剧院,而且包含了酒店和办公室大楼。沙利文在此建筑设计上并没有完全采用历史装饰元素,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纹样为基础的装饰特征,这与英国19世纪末的“工艺美术”和“新艺术”的运动风格如出一辙。

芝加哥大礼堂

年,哥伦比亚国际博览会在芝加哥盛大开幕。博览会中的交通运输馆由沙利文与阿德勒参与设计。沙利文将自己对传统风格和对古典主义的理解充分展现在场馆的设计中。交通运输馆一经展出,便得到来自欧洲各地参观者的赞美,沙利文的建筑成就逐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可。

沙利文不仅在建筑实践设计方面表现突出,在理论建树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曾写下《建筑装饰》一文,表达对有机建筑的见解。年,在一片热烈的讨论中,沙利文出版了《高层办公楼的美学考虑》一书。书中,他对当时部分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新项目时仍旧采用传统风格以及方法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设计的本质是探究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路易斯·亨利·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主张

路易斯·亨利·沙利文在年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哲学思想,成为了芝加哥建筑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C.P.S百货大楼设计实践项目,充分运用这一理论并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沙利文在《高层办公楼的美学考虑》一书中写道:“不管是飞翔的雄鹰,还是辛苦的马匹、空中的天鹅……这些皆为形式追随功能的定律及体现。在功能不变的地方,形式不变。“形式追随功能’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在美国所听到、看到的设计哲学的唯一陈述。”

沙利文提出,建筑设计所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建筑的功能,其次才是配合恰当的形式。他的形式追随功能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19世纪末美国建筑设计行业制定了一条新的准则。一方面,沙利文承认古典主义以及传统历史风格,认为设计需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延伸,而不是一味的效仿和抄袭,作为设计师理应为了新时代去设计;另一方面,他强调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形式与功能的从属关系,即形式应当服务于功能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沙利文的理论思想与现代主义运动中所崇尚的“功能至上”还有一定的区别,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功能主义践行者。

(一)沙利文之“功能”

从“功能”角度去分析,他的“功能”的含义包括了相当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性功能等,都被视为功能的范畴。他认为,当人处在一个建筑环境中时,必定受惠于建筑所带来的“功能”,人因建筑所展现出的不同“功能”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及思想。

沙利文把“功能”解释为人的思想以及行为上的应用。他所阐释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人类需求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人类精神上、物质上以及道德上的需求。

(二)沙利文之“形式”

从“形式”角度去分析,沙利文善于运用装饰这一建筑上的表现形式。他认为,建筑的装饰应该为其结构服务。“装饰是建筑本身材料中生成的一……这跟某种植物的叶子中出现了一朵花儿一样。”沙利文既注重功能又采纳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位集形式与功能为一体的设计师。

基于其建筑设计理论基础,沙利文采用钢铁骨架以及网状结构,打造出划时代的高层建筑——温莱特大厦。在此建筑设计上,窗户被方柱整齐划一地隔开,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以及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方柱向外突出,强化了大厦的高耸感。大面积的开窗增加了建筑的透光性,这种开窗形式也被许多设计师所模仿,被后人誉为“芝加哥窗户”。

该建筑代表了沙利文最成熟、最彻底的一次尝试一为现代多功能商业建筑创造一种新的建造形式。”他认为,高耸是高层建筑必备的属性之一,高层建筑应体现拔地而起的辉煌与傲慢。此后,沙利文又设计了一系列高层建筑,在这些建筑的立面处理上大同小异,普遍具备简洁利落等特征。

沙利文的建筑设计不再采用传统折中主义装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痛恨”装饰,他不像阿道夫·卢斯(AdolfLoos)的理论那样将装饰比作罪恶一般,与之相反,沙利文一直在探究建筑功能和装饰之间的联系。对他来说,好的建筑必须对应于它的功能,在外观上表达它,不仅是整体上,而且是细部上的表达。

在沙利文的理论引导下,一批又一批推崇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开始从功能的角度去研究美国新时代高层建筑。

3路易斯·亨利·沙利文“有机建筑”的设计主张

(一)“有机”何为

“有机”这一名词最早源于德国。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hier)作为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最先提出“生命形式”(livingform)这一短语用来形容艺术之美的更高境界,当“美丽”一词不能完全涵盖对艺术的赞叹时,席勒便将艺术美赋予生命的形式。“席勒所强调的‘生命’并非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而是艺术品可以激发主体之美感体验的活力。”

施菜格尔(A.w.Schlegel)在19世纪初期将“生命形式”概念进一步发展,提出“有机形式”的概念。沙利文通过对有机形式以及钢架结构的探索,开创了美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一有机建筑。他认为,依据功能而设计的装饰形式是有机的。在他和阿德勒设计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套繁复的曲线装饰与简洁的几何形式相结合的有机装饰语法。这样的装饰就如同给建筑穿上了“雕塑的外衣”。

沙利文的有机建筑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艺术思想家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以及工业美术运动的影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摆脱了矫揉造作的传统维多利亚风格,从自然元素中汲取造型灵感。他的有机建筑思想同样基于对自然界的思考和欣赏,也就意味着在建筑装饰上体现“有生命力的”并且充满道德价值的装饰。

(二)沙氏建筑之“有机”

他在温莱特大厦外部使用了一种陶制抑或是铁制的、带边框的镶嵌纹理板,“以平衡高层建筑的格子结构,手法独特。”镶嵌的装饰纹理板上呈现出自然律动的几何纹样造型,每层嵌板记录着不同的装饰纹样。建筑顶部采用圆孔窗洞以及带有强烈“新艺术”风格的挑檐,这也将装饰的实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即装饰是一种建筑与生俱来的元素,它既不是附加产物也并非多余。

沙利文对有机建筑思想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他认为建筑有自己的生命意志。建筑物应该对自己的特殊环境“做出反应”,就像植物在所有条件下都能自然、规律、符合逻辑地生长一样,建筑也应该如同大自然那般,通过结构与装饰展现出绝无仅有的艺术美气息,并不是经由建筑师客观分析后才对该建筑的风格以及装饰样式下定义。“这种建筑的生命以直观和对自然的类比是其有机观的基础。”

第二,他认为装饰结构作为有机建筑的表现元索,能够提升建筑物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品质。“当建筑应用于有力且综合的装饰方案时,必会将其从琐碎的水平提升到戏剧性的高度表达。”虽然一幢没有装饰的建筑物可以通过质量和比例传达高贵而庄重的情感,但是真正的艺术品才是建筑物的本质,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装饰性结构拥有某种特殊的情感冲动,当其与建筑物合二为一时,人们能感受到建筑的精神内涵以及持续的情感张力。他坚信,经过精心构思、考究的装饰结构,在不破环“建筑个性”的前提下,是美丽且鼓舞人心的。

第三,他认为有机建筑的体现是以“形式追随功能”理论为基础的。生命的表现形式永远遵循其功能,这是所有事物真实表现的普遍定律。他指出,在艺术或建筑设计中任何人都不应该违反这一定律,有机建筑思想以重返自然为本源,“寻找建筑、形式、风格和功能的崭新的关系。”

沙利文是美国有机建筑的发展的引领者,这一思想对赖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者继承沙利文的有机建筑思想并形成“草原式住宅风格”(PrairieSchool)。

美国是许多欧洲人实现人生梦想的地方。它没有传统文化的束缚,人的灵魂在这里得以自由成长直至成熟。众多设计师来此,在这片梦想的土壤上创作设计。沙利文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开创了有机建筑的先河,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支流,它植根于自然,从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中摄取营养,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

4建筑中的“三段式法则”和“芝加哥框架”

三段式法则指的是在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形式上运用柱式隐喻(如基座、柱身、柱头),伸长中间部分。在建筑立面纵向处理上,C.P.S百货大楼采用三段式法则,它的底层和2层在功能布局方面较为相似,被视为建筑的“基座”,3层至11层被视为建筑的“柱身”,顶部设备层被当作建筑的“柱头”。

沙利文十分重视建筑的整体性,无论各层次之间采用何种踢脚线、窗洞亦或是形式多变的柱体,都将这些元素组合成一整块建筑立面。沙利文利用绘画中的构图手法设计C.P.S百货大楼的立面,使其既多样又统一,呈现出严谨有序的几何美感。

芝加哥框架是指“建筑明确地表现支撑结构和自然的表面。”在建筑立面的横向处理上,C.P.S百货大楼采用芝加哥框架式的处理方式,其具体特征表现为立面安置大型矩形窗户,形成网格状框架体系,排布整齐、尽然有序,具有强烈的一体化效果。

沙利文在芝加哥完成了一些欧洲建筑师认为难以实现的任务,即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平衡。这种设计在上世纪初期显得十分现代化,体现了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及建筑立面极强的秩序感、机械感和现代主义特征。

“建筑师对建筑立面美的投入跟女人爱美的品质如出一辙,是用来供人欣赏的。”因沙利文在精心设计建筑立面时,不仅将美呈现给世人,而且将美融入建筑结构中,使其服务于功能。沙利文的C.P.S百货大楼多年来影响了许多欧洲现代主义者。休.莫里森(HughMorrison)作为沙利文的第一位传记作家,曾表示沙利文的作品预示了新的欧洲建筑风格的到来。

图文设计|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文稿整理|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未经允许请勿使用本文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