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十天之内江西省就有5家陶瓷企业将原有的陶瓷生产线改为锂渣坯生产线,之后断断续续有少量陶瓷企业同样转为生产锂渣坯。到了9月份,陶瓷转锂的企业又多了起来,仅江西省一地,至少有5家陶瓷企业改为生产锂渣坯。
这是各路资本热捧之下、人造“锂超疯”的一个剪影。陶瓷企业为何转产?锂有何魔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各路资本蜂拥造锂,其产能势必大幅扩张,在行业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要警惕产能过剩的风险。
图/图虫创意
陶瓷转锂成风
9月20日,江西恒达利陶瓷建材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获得江西省投资监管平台备案通过。
江西恒达利陶瓷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外墙砖、仿古砖生产企业,公司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宜春市新街镇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在江西陶瓷业耕耘已久。
最新的备案显示,江西恒达利陶瓷建材有限公司拟投资万元,将两条窑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成为年产25万吨锂渣坯生产线。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江西陶瓷企业就开始成规模进行技术改造,转为生产锂渣坯。
3月,共有5家陶瓷企业申报锂渣坯生产线技改项目,涉及生产线近10条,其中有江西精诚陶瓷有限公司年产49.5万吨锂渣坯项目、高安市博德陶瓷有限公司年产66万吨锂渣坯项目等。
此后,陶瓷转锂的企业数量变少。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只有江西新阳陶瓷有限公司年产23万吨锂渣坯项目等3个项目,申请改造生产线。
到了今年8月,江西陶瓷企业将生产线改为锂渣坯生产线的现象越来越多。8月份有4家陶瓷企业,9月份有5家陶瓷企业,涉及的生产线将近20条。
上述近20家陶企转产锂渣坯,技术改造的总投资额超过8亿元,改造后的年总产能为多万吨。从生产线来看,除了金佛陶瓷转产的3条生产线来自江西宜丰产区之外,其余30多条转产的生产线都来自江西高安产区,占到陶瓷行业的重要产区江西高安全部多条生产线的20%,换言之,转产的陶瓷企业几乎占到1/5。
当然,这仅仅只是涉及转向生产锂渣坯的陶瓷企业,如果算上锂云母提取的企业,则占比更高。
另有一些涉及陶瓷业务的企业,则在转锂的路上深耕已久。
近日,上市公司科达制造公布,其福建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将于今年年内完成一期4万吨/年石墨化、1万吨/年人造石墨产能建设,未来将持续推进2、3期项目建设,提高市占率。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科达制造已布局锂电材料产业。年初,科达制造通过股权收购方式,间接持有蓝科锂业43.58%的股份。蓝科锂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盐湖提锂公司之一,科达制造因此确立了其盐湖提锂业务。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年9月底,年共新注册锂电相关企业超家。从投融资角度来看,近2年国内锂电池领域投融资事件呈上升趋势,年共完成件投融资事件,同比增长84.5%,截止到今年9月底,年共完成件投融资事件,公开披露金额超亿元,其中今年7月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商融通高科完成超5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今年4月锂电池材料研发商杉杉锂电完成30.5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比亚迪、杉杉能源、宁德时代、昆仑投资、问鼎投资。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陶瓷行业的重地江西高安,陶瓷转锂已蔚然成风,还有其他各路资本涌入,锂电赛道的投资潮备受瞩目。
“锂含量”与含金量
秦占学表示,陶瓷企业转型锂电生产线,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所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为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8月零售额为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仍在扩大。
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互联网战略专家、中国设计院长基地总发起人王建国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疫情是导致整个家居行业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投资销售大幅下滑给家居业带来下行压力。
据奥维云网公布,年1—7月,商品住宅精装开盘项目总计个,同比为-41.1%,精装规模83.47万套,同比为-47.8%。其中,7月商品住宅精装规模量13.45万套,同比为-38.2%,环比为-35.2%。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年全国已出现近30起陶瓷企业破产、清算或重整案件。其中,广东产区数量最多,至少有7家;其次是江西、四川和山东产区,分别为6家、3家和2家。
日前,东鹏控股发布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31.32亿元,同比减少1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减少69.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同比下滑.61%。从各项主要财务数据来看,东鹏控股的经营压力无疑十分巨大。
帝欧家居今年上半年的瓷砖业务实现收入16.06亿元,同比下滑41.15%。对此,帝欧家居在半年报中披露,大宗商品原材料能源的价格持续高位,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持续承压,叠加国内核心城市疫情的影响,家居建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走弱。
一名窑炉设备工程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陶瓷行业转入生产锂资源提取还有一个便利条件,传统的提锂工艺约有0.5%的氧化锂会被废渣带走,而这部分废渣通过窑炉焙烧,还可以再次提锂,陶瓷企业的窑炉只用局部改造升级就达到了相应条件,因此,投入相对便捷。
秦占学表示,陶瓷企业甚至其他产业资本纷纷入局锂电,与锂的价格走势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今年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28万多元/吨,到今年2月下旬,该数值就突破40万元/吨。到了今年4月,其价格更是突破50万元/吨。
随后碳酸锂的价格出现下调,在5月底回到了46万元/吨,其后两个多月,一直维持在40多万元/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后,在今年八、九月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又回到上升通道。9月中下旬,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突破51万元/吨,再次创出新高。
卓创资讯分析师韩敏华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发展,国内对碳酸锂的需求大增,而在短期供应不足的背景下,锂的价格出现了上涨。
一些较早布局锂电上游资源的企业则赚得盆满钵满。
科达制造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1亿元,同比增长2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1亿元,同比增长.97%。
科达制造业绩大涨主要归因于对蓝科锂业的提前投资。报告期内,蓝科锂业销售碳酸锂产品吨,实现营业收入52.58亿元、净利润36.85亿元,为公司带来17.9亿元投资收益。
此外,上市公司盛新锂能、赣锋锂业等“锂含量”较高的企业都实现了不错的业绩。
产能过剩“灰犀牛”加速迫近
锂电赚钱效应之下,其他地方是否会跟风上马?
秦占学表示,从某种程度上看,江西陶瓷产区上马锂电资源项目,具有一定的循环经济的价值,企业是通过对锂矿废渣的二次利用,达到锂再次提取的效果,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与此同时,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