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园区新建酒店、办公楼、商业项目设计的延续性,编制此任务书。设计人需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编制人对任务书的内容负责解释。
1项目概况及要求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背景情况:
1.1.2用地情况:
1.2规划技术指标要求
1.2.1建设用地须分别满足下列规划指标要求:
(1)容积率:
(2)用地性质:
(3)建筑密度:
1.2.2建筑限高:
1.2.3满足地方性规范相关规定;
1.2.4满足规划条件要求;
1.2.5满足其它相关的国家规范要求。
1.3项目业态定位
1.3.1写字楼包括:
(1)办公区域、大厅、接待、厨房、员工餐厅、接待餐厅等;
(2)办公区域楼层考虑现代化办公,考虑现代办公的各类设置条件,以及集团总部办公楼,总部办公楼考虑职工食堂;
1.3.2酒店:按五星级要求设计,客房数量、后勤用房需求、咖啡厅、娱乐厅、健身房等配套用房根据后期酒店管理公司具体需求深化设计。
1.3.3地下室拟建2层,负一层局部下沉区域考虑园区食堂等,部分作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停车库设备房等,负二层考虑机动车停车库以及人防、设备机房等
2设计依据
2.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国家及各行业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条例及项目所在地方规定和标准。
2.2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批复文件、给定的技术条件和意见要求。
2.3甲方提供的经专业设计顾问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确认的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实测地形图、项目用地周边市政管线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文勘测资料等。
2.4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甲方(或甲方指定委托人)提出的条件、意见和要求。
2.5各业态房产技术条件、交房条件和建造标准。
2.6双方签定的设计合同内所包含的服务性条款及要求(详见设计合同)。
3、设计基础资料
3.1设计要求
3.1.1层高设计:一、二层层高6.0m,三、四层层高5.0m,酒店区域四层及以上层高3.9m,办公楼区域四层及以上层高4.2米。地下室负一层层高4.2m,负二层层高3.9m,且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1.2办公楼空调采用VRV集中空调形式。
3.1.3地下室面积、功能根据项目规划要求依据规范设计,设置人防地下室。
3.1.4给排水采用自排水,不与原有已建管网关联。
3.1.5商业与办公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考虑可分可合的形式,前期单独修建办公楼时办公的功能,立面等方面不得受到影响。
3.1.6方案需考虑尽量缩小地下室范围,减少地下室工程量,商业下尽量不布置地下室。
3.1.7防火等级应满足规范要求。
3.1.8方案应具有落地性,方案与施工图应紧密配合,保证方案满足各项规范要求。
4、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和深度要求
4.1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最新有效版。
4.2符合甲方对施工图纸的有关深度要求。
4.3提交的图纸和电子文件必须按照要求各专业统一编号,查阅便捷。
5、施工图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5.1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间相互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均应在提交成果前报甲方相关设计管理人员审查,设计过程中随时与甲方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5.2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应定时组织例会(设计开始阶段应每周一次),并邀请甲方设计人员参加。会后整理书面的会议成果发与甲方设计人员。
5.3设计过程中与甲方的沟通和交流内容需以文函的形式进行书面记录,在图纸会审中重点回顾和复核。
6设计内容
本设计范围包括园区酒店、办公楼、商业项目甲方指定内容的方案、施工图设计及甲方要求的各类指标及数据的统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6.1方案阶段设计内容及成果
6.1.1总体规划设计理念说明,主要阐述对项目环境、周边现状条件的分析和理解,提出构思和设计特点;
6.1.2总体规划总平面图(含彩色总图);
6.1.3日照分析图;
6.1.4各个单体建筑平、立、剖面图;
6.1.5交通分析图,涵盖人行系统分析、车行流线、地上和地下停车分析、消防系统分析;
6.1.6景观概念分析图,主要表现绿地、景观节点、组团空间意向图;
6.1.7规划结构分析图,用颜色填充的方法逐一说明总体规划中层数和各产品类型分布情况,结合内外环境进行汇报说明;
6.1.8效果图(包括鸟瞰图、入口透视图、组团空间透视图,体现项目特点,设计方认为能反映设计思路的相关立面重要节点的效果图);
6.1.9业态分布图;
6.1.10成本估算。
6.2施工图阶段设计内容
6.2.1本工程整体地下室施工图设计。
6.2.2地上部分施工图设计。
6.2.3按甲方要求完成室内管线综合图设计,配合内装设计完成各专业最终稿施工图纸。
6.2.4按国家规范要求的场区无障碍设计。
6.2.5以下各单项设计均由土建设计院提供设计。这些专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除装饰专项设计外的其余所有设计项内容):
6.2.5.1立面幕墙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6.2.5.2夜景照明设计。
6.2.5.3BIM、海绵、绿建、装配式等专项设计。
6.2.5.4环境景观设计(含车库出入口顶棚、室外钢楼梯等)。
6.2.5.5弱电智能化设计。
6.2.5.6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6.2.5.7燃气工程设计。
6.2.5.8地基处理及基坑支护设计。
6.2.5.9地下、地上车位划线设计。
6.2.5.10机电顾问专项设计。
6.2.5.11声学顾问专项设计。
6.2.5.12人防专项设计。
6.2.6提供各专业设计计算书。
6.2.7技术经济指标、各业态面积统计表。
6.2.8电梯参数统计表。
6.2.9其他过程中要求提供的指标及数据的统计。
6.2.10管线综合图,需解决好室内综合净高问题,各专业配合提供室内综合管线图及不利点的剖面图,结构综合留洞图(含电梯厅控制板显示板),使管线下净高满足甲方要求。
6.11室内精装修照明设计业主另行委托,本设计初期应配合建筑师及装修顾问完善精装修方案设计的机电部份,后期亦需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深化设计图纸进行审核。
6.12需提供一套单独的预留预埋图纸以方便后期土建预留预埋施工。
6.13立面分色图,用于配合后期立面二次深化设计及现场施工。
6.14综合以上所述本次乙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制作服务,必须要给以上6.2.5.1-6.2.5.12项的专业设计提供充分足够深度的技术内容,并需要配合本工程的各专业设计顾问、设计单位的工作。
6.15乙方在本次项目中的设计工作,将以合同内的协议范围为准,并相应承担服务内容内的责任。
6.16乙方对设计成果的质量负有直接和全部责任。业主对项目的要求只为指导性意见,如存在不符合规范,法规,或者设计上的不合理情况,乙方应认真审阅,并及时向业主书面反映其专业意见及建议,以取得业主和对应专业设计顾问的书面同意。否则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对设计成果提出事后的否定。
另外,因应本工程的客观设计条件,细致的设计协调成果,现场情况等可能影响项目设计的后续信息,本次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保留增补的权利。同时如本设计任务书中的内容与设计合同或者后续甲方发出的设计变更要求有差异,应以设计合同或者最新的设计变更内容为准。
乙方设计基本结束后未正式出图前,应根据甲方提供的审图要点清单对图纸进行审核,之后签字盖章确认各审图要点已审核并完成相关修改,之后提交正式图纸。
6.17若甲方需对项目进行设计测算比较,如不同结构形式的测算比较、不同建筑形态的测算比较等对项目优化为目的的设计比较,乙方需进行无偿、积极配合。
6.18完成后续深化设计子项的设备及管线预留,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区装修、外装、泛光照明、LED屏、园林等;
6.19向后续深化设计提供协助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6.20完成如下设计调整工作:
※地下车库甲方确定车位划线图后,调整相应的消火栓位置,避免影响车位;
※泛光照明施工图、园林施工图出图后调整相应的机电箱柜(回路)、给排水接口等;
※由于二次机电的需要而需要调整相应一次机电系统及平面的调整;
※各机电设备甲方确定厂家后根据厂家资料出相应设备基础图纸;
※根据景观图纸调整相应机电总平面图等。
6.21机电施工图设计单位需出室内机电综合管线图:设备机房、机电管井、机电各专业管线总数超过5层、风管超过2层处需出剖面图,并应满足甲方对装修后净高的要求(具体要求详后)。
6.22机电各系统计算书。所有计算书均需提供给甲方审核。计算书包括但不限于:空调逐时负荷计算书、水泵(空调水泵、生活水泵、污水泵)扬程及流量计算、风机(消防、送风、排风)风量及压头计算、冷却塔选型计算、生活水箱容积计算、锅炉及换热器选型计算、膨胀罐选型计算、干管(空调、生活)管径选型计算、排水计算、给水计算、排水(室内(外)污水、雨水)管管径选型计算、电气负荷计算书、电缆选型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电压压降计算、发动机负荷计算等。
6.23设计单位需根据甲方需求提供中间过程图纸或计算书供甲方审核,包括但不限于:机电方案文本、机电各系统图、机电各平面图、机电各计算书、(层高)机电剖面图、机电综合管线等。
6.24设计修改图需用云线圈出,并需简要文字说明修改内容。
7设计要求
7.1施工图设计前,设计单位应配合甲方与施工图(含抗震、超限等)审查单位沟通设计做法,以确保施工图审查顺利通过。
7.2图纸深度除应达到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深度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7.2.1各业态的功能空间的平面布置(包括铺位布置等)均应反映在各专业平面图中。(如暖通施工图的平面和剖面图,应按建筑施工图及结构的模板图表示梁深,剪力墙)来设计。以确保能满足各业态,净高等要求。)
7.2.2消火栓箱、配电箱等设备设施位置或留洞、留槽必须在建筑平面图中反映;前期出图中,各专业的留洞,及特殊做法必须在结构图中反映。
7.2.3屋顶平面图中,必须标示出所有屋顶设备设施、出屋面管井、管道的位置等。
7.2.4必须提供地下室、商铺、后勤等的管线综合图(双线图,平面图比例1:,剖面图1:50,机房1:25)且满足甲方以下要求:
1.管线综合后的结果满足甲方要求,管线综合的方式、表达方式应以综合管线图及综合结构留洞预埋件图表示。
2.管线综合为内部配合,施工图应以能满足甲方要求的方案来调整。
7.3施工图版本较多,应合理组织图纸的标识方式(如各专业标识方式统一、表明版次、修改日期、各专业主要修改内容等),以便于识别版本与图纸类别。
7.4施工图设计前应根据甲方施工计划要求编制其《设计进度计划》,并报送甲方审定及确认。
7.5各专业出图前必须互相会审图纸,如因现场原因先出图纸,则必须在出图后由设计院内部各专业会审图纸。
7.6机电专业需审核二装机电深化图纸及配合修改相应机电施工图。
7.7需提供管井列表,标明管井编号、面积、用途、起止层数。
7.8各专业须电子版图纸成果(包括但不限于CAD、PDF文件),提交成果时,应提供一EXCEL表格形式图纸目录,该表格内需包含各指项电子版图纸链接,以供甲方快速查阅目标图纸资料。
7.9各专业设计变更应在原版图纸上同步更新,并按甲方要求适时提供含最新变更的电子版全套图纸,不得影响项目进度。
8建筑专业
8.1总平面设计
8.1.1重点组织好各种交通流线设计:各出入流线应独立设置,尽量避免相互干扰。货流、客流及人流、车流应区分有序。
8.1.2竖向设计:
8.1.2.1根据总体竖向设计,确定建筑±0.m的绝对标高,并经与甲方核定。各出入口应结合景观合理进行竖向设计,适当调整室内标高,以适应变化较大的地形。
8.1.2.2室内外标高不得有误,务必注意与周边道路及景观的关系,总图与单体室外标高必须协调。
8.1.2.3应明确场地内道路及与场地相邻道路标高、衔接关系及具体做法。
8.1.2.4应明确各建筑物出入口踏步或坡道的设计并出详图。
8.1.2.5综合考虑场地内地表雨水排放、注意地下室顶板的找坡、滤水层的设置,画出典型的剖面图、雨水沟的详图与布置图。
8.1.2.6需要解决好场地排水问题、坡道及无障碍设计。
8.1.3消防
8.1.3.1消防车道的坡度:满足国家及成都市相关规范要求,各管线检查口尽量设于绿化中。
8.1.3.2将消防车道和绿化景观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景观的营造又有利于消防车停车和扑救操作等。
8.1.3.3明确地下室各空间的功能,结合实际使用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8.1.3.4地下室空间的排风口及泄爆口应合理布局,减小对地面功能的不良影响。
8.1.3.5设计院需复核地下部分的疏散距离,复核各功能的疏散宽度和距离。
8.1.3.6有关消防方面的问题需设计院提前协助甲方与相关消防部门沟通,并获得消防主管部门的认同,确保施工图审查的通过。
8.1.4管网综合图
需解决好室外管线综合问题,使各种管线均满足设计要求。各建筑出入口处不得设置通风竖井、检查井等设施。
需注明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标高。
8.1.5总平面布置
8.1.5.1总平面布局,依照通过的方案总图有关批复。
8.1.5.2在总平面图中规划要求标注建筑物间的距离,后退建筑红线或道路红线的距离,道路开口宽度,地下车库距离道路红线距离等尺寸均需标注清楚。
8.1.5.3主要出入口应充分考虑人流的聚散和入口景观的需求,同时避免周边闲杂人群驻留,不宜设置尺度过大的入口广场,同时注意规避人车流线交错的问题。
8.1.5.4建筑各出入口需结合景观综合考虑,吸引周边人流,提升项目商业价值。
8.1.5.5有关规划方面的所有问题需设计院提前协助甲方与规划局沟通取得规划认可,并确保施工图审查的通过。
8.1.6除总平面图外,还要求绘制一层组合平面图,将道路关系、各出入口关系、±0.标高、室内外高差关系、所有出地面的构筑物等反映在图面上。
8.2建筑设计
8.2.1各业态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方案设计顾问交底的扩初条件依据。
2.机电、灯光、景观声学等交底设计方案依据。
3.已提交的项目装修(不含二次装修)物料表。
4.甲方提供的业态布置图表。
5.设计过程中,甲方就本项目委托第三方设计获得确认成果。
6.方案报规等政府批复文件。
8.2.2地下室设计要点
1.需合理组织车流动线,巡视系统简洁、清晰,符合前期的交评及报规的场地流线。
2.地下空间交通组织作到便捷和相对独立兼顾。
3.地下室应规划好建筑物整体及个别业态的设备机房设计,并合理控制面积,设备用房的布置及使用要求。
4.机动车库:在地下室合理位置设置满足于《成都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条例》要求的车(机动车规划要求)。满足规划审批的数量要求。
5.非机动车库:在地下室合理位置设置满足于《成都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条例》要求的车(非机动车规划要求)。满足规划审批的数量要求。
6.合理分布垃圾收集站及垃圾处理间;垃圾房干湿分离,湿式垃圾间四周墙身及地板设置防水到顶,干式垃圾间四周墙身及地板设置防水至一半高度。面材用耐磨易清洁的材料。
7.地下室应合理安排各个防火分区的设计,防火分区面积尽量按规范最大面积要求分隔。疏散楼梯设计尽量不同分区相互合用,合理布置各送排风室及风井,各管道井和送排风井尽量贴楼梯布置。
8.汽车库应按照项目具体要求;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须设排水沟蓖;汽车坡道构造不宜采用礓嚓做法;隔墙不宜全部采用实体墙面,应考虑开车行驶时视线安全要求;地下车库具体设计按照甲方提供标准;需重点进行地下室管线综合设计,保证豪华车位、标准车位、微型车位处净高不小于2.2m,车行道净高不低于2.4米(最不利情况下不低于2.2m),货车库坡道出入口高度不小于3米。
9.卸货区净高不小于3米,垃圾车道净高不小于3m。
10.地下室电梯厅考虑通透隔断,配合内装设计重点设计该区域,周边考虑广告、灯箱的预留电源。
11.层高设计:综合考虑结构梁高、设备管道及建筑面层标高等因素。
8.2.3交通环境设计要点
1.建筑设计的竖向设计应考虑为景观设计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得外部空间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2.应注意各个标高层次的景观效果,结合地形形成有各个景观主题的空间序列。
3.合理设置项目地块的围敝物、人车出入口及岗亭的位置、大小等。
4.沿街业态应考虑人行道与铺面间尽量无高差连接,方便人流出入使用。
5.地下室顶板覆土的深度在设计中应考虑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并满足大小市政前期研究的数据以及景观专业要求。
6.设置项目内部合理有效的交通流线标识,做到最小的交叉影响。
7.对处于环境中的人防出口、检查井、通风井等突出地面的构筑物合理利用、巧妙装饰,以化解对整体环境的影响
8.充分听取景观设计的意见,对于出地面的构筑物及地下室顶板处理建议最优化设计
9.道路系统满足交通、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实行人车分流体系,并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10.需对人行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做到简洁通畅,方便用户出入。
11.在满足国家规范前提下,尽量减少消防车道对景观的影响。
12.地下室候梯厅应设门禁系统。
13.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宜选位适当,减少汽车行驶对上部建筑的影响,出入口坡道地面处理符合行车需要,同时应避免表面过于粗糙带来行车噪音过大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8.2.4屋面设计要点
1.屋顶各类风机、冷却塔等设备设施应尽可能成组布置,并采取隔音降噪处理,具体做法见设备专业要求。
2.设置屋顶花园或以屋面以美化为主。如设置屋顶花园,覆土厚度及荷载取值应满足景观专业要求;局部升起树池或坡地处理,以利少量植树。
3.屋面预留外墙清洗吊栏悬挂点。
4.屋面应预留设备基础。
5.不得在外墙设置溢流口。
6.屋面预留擦窗机系统的安装条件。
8.2.5立面设计要点
1.施工图设计单位应根据立面设计单位的立面指导手册,完成立面、平面、外墙详图等全部施工图。
2.立面设计需与另外委托的立面方案设计单位、幕墙顾问、幕墙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并详细提供立面设计所需的设计条件,包括首层出入口位置、外墙门窗(含百页窗)洞口位置、出屋面楼梯间、设备用房、风口、管井等设计条件,并根据立面设计要求适当调整外立面的各种洞口尺寸及位置。
3.立面设计需注意擦窗机的设计预留条件。
4.近人尺度范围内的立面、入口、大堂和架空层顶部等重点部位需精心设计,提供局部放大图。
5.外立面主要材料的采用需按设计顾问的方案立意及原则选用。
6.外立面设计需将各种材料的饰面画出详细的分割设计图,详细标注各种尺寸、颜色、材料、做法;尤其需注意转角处与不同材料交界处的细部处理。
7.应注意尽量保证立面的清洁美观,并注意保证立面日常维护清洁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8.需注意各种立管的位置,尽量设在建筑物的凹角处,必须保证立面的整洁美观。外露立管需在立面图中反映出来,尤其是消防管、燃气管的位置和走向需详细考虑,避免影响立面效果。
9.对特殊部位——墙地面交接、窗台、窗顶、装饰构件、屋顶、女儿墙等节点均需提供设计详图。
10.须提供立面分格布置图。
8.2.6剖面设计要点
1.需重点解决建筑物内各种管线综合设计,使建筑物内部各种管线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各商业、办公等各个业态净高的要求。
2.要给出至少3个组合体的纵横剖面,以及主体横剖面、各裙楼剖面、有层高变化部位的剖面、出屋面的各种采光顶剖面、塔楼通向裙房屋面的出入口等特殊位置的图纸。
3.墙身节点要索引立面各特殊构造部位,包括装修、节能保温、广告灯箱等部位的控制尺寸。
8.2.7材料使用要求
1.墙体材料:除钢筋混凝土墙体外,其他后砌墙体、轻质墙体采用常规材料及做法,并报甲方确定.
2.防水材料: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及规定要求。
3.保温材料: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及规定要求。
4.装饰材料:按《装饰设计任务书》作为设计标准,具体施工时做法另详。
8.2.8消防设计
1.消防设计应主动配合甲方与当地消防部门沟通,并根据消防部门意见合理进行消防设计。
2.根据后期招商情况,各店面进入后可能会根据动线及商品布置进行防火分区的局部修改,并报相关部门审查通过。
3.疏散宽度计算方式按照国家规范规定。
4.防火卷帘、防火门窗等设备设施满足规范及消防部门要求即可,不得随意提高等级。
8.2.9其他要求
1.配合甲方计算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准确计算并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列在总平面图上),在各层平面图中标注各层面积、各业态租赁区面积以及列出各个商铺的使用面积一览表。此项工作须贯穿设计的全过程,设计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随时完成甲方要求复核或计算面积指标工作(技术处理上应将不同业态面积设为单独的1个图层,便于随时检查或计算各业态租赁面积)并填写依照甲方提供的《项目各阶段面积指标统计表》。
2.电梯、人行步道等设计要求:
技术参数、土建预留洞口尺寸等未定的品牌,按相关的电梯选型原则确定各电梯参数并随时做好技术参数、数量的列表统计,配合甲方做好机电设备招标工作填写《电梯统计表》。电梯深化图需整合厂家具体要求尺寸,并可具体指导施工。
设计单位应密切配合机电、交通顾问,确定各业态电梯设计要求,并出具电梯深化图,现阶段暂定以下要求供前期设计参考:
2.1.客梯
具体要求以机电顾问意见为准
2.2.货梯
具体要求以机电顾问意见为准
电梯装饰标准按照最终内装要求。
3.商铺每单位,要求配置水电接口。
4.物业管理处用房,面积分配如下表。
9结构专业
9.1设计原则
9.1.1结构设计需满足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和省、市地方标准以及对方行政法规的要求,确保结构设计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并顺利通过政府部门和审图单位的有关审查。
9.1.2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以及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9.1.3结构设计须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构布置、结构构件尺寸要与建筑使用功能相适应,避免竖向构件局部突出影响使用或水平构件影响净高等。
9.1.4结构设计须经济合理,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洁、刚度合理,做到精心设计、不断优化,结构造价和材料含量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9.1.5结构设计须保证产品的质量,避免由于设计原因造成开裂、渗漏、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9.1.6设计中选用构、配件标准图和通用图时,应按次序采用国家标准图、区标准图和省通用图,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使用情况,对构、配件设计、计算和构造进行必要的复核和修改补充,杜绝盲目套用。
9.1.7结构图纸须满足规范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9.1.8当本指引未涉及的部分或与现行规范、规程、规定相抵触时,均应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地方行政法规的要求。
9.1.9委托方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与审核,并不代替设计单位的内部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应全面负责。
9.2设计参数确定
以下9.2.1及9.2.2的参数由乙方按规范、项目所在地区参数及安全性、经济性等综合提供建议给甲方,并必须获得甲方书面确认。
9.2.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按国家规范执行下述参数: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抗震设防类别
9.2.2自然条件
1.风荷载
按国家规范执行下述参数: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类别
2.雪荷载
按国家规范执行下述参数:
基本雪压
3.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按国家规范及相关报告执行下述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
建筑场地类别
9.3设计荷载
9.3.1设计荷载需根据建筑措施表精确计算,荷载取值严格按照荷载规范,不得任意降低或提高。如遇特殊荷载取值,或特殊情况要调整荷载取值,需与甲方商量确定。
9.3.2砌体荷载: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应扣除窗户、梁高部分;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内隔墙活荷载的附加值,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计算,不得随意放大。应注意根据建筑功能、内装需求进行合理荷载预留。
9.3.3室内地下室顶板一般须考虑施工时堆放材料或作临时工场的荷载,该荷载标准值取5.0kN/m,并在施工图上注明,该荷载不与使用活荷载及二次装修荷载同时考虑。
9.3.4地下顶板室外区域,覆土荷载按实计算;活荷载标准值取5.0kN/㎡(除有特殊要求外,不另行附加考虑施工临时荷载,可对施工期间的允许荷载值作相应的限制要求)。在计算地下室外墙时,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活荷载可取5kN/㎡(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情情况确定。
9.3.5活荷载折减:活荷载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折减。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场应考虑消防车活荷载,应考虑覆土厚度的扩散减小,并针对不同结构构件考虑消防车荷载的折减,且应在图纸上标明消防车荷载的区域;消防车吨位应根据当地消防部门提供的数据采用。设计楼面梁时,消防车、车库活载应根据规范要求作折减,单向楼盖次梁和双向楼盖的主、次梁折减系数应取0.8,单向楼盖主梁折减系数应取0.6,计算墙、柱时消防车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考虑。梁裂缝控制时,不考虑消防车荷载。设计基础时不考虑消防车活荷载。
9.3.6楼梯荷载:需按实际作用输入
9.3.7使用荷载
下述荷载存在不确定性,设计中应按国家规范及类似项目经验,综合考虑确定建筑设计指明各类功能的活荷载,最终取值应由我方确认。
1.酒店、办公楼
酒店、办公区域荷载取值满足相关国家规范荷载取值要求。
2.商业
满足商业相关国家规范荷载取值要求;按具体功能,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设计前期当业态和功能有不确定性时,竖向构件和基础可适当考虑荷载富余;业态和功能确认后,应对构件进行精细化设计。
3.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场
消防车重应考虑覆土厚度带来的应力扩散以及针对不同结构构件(含基础)的折减。梁裂缝控制时,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4.机动车停车库
除特殊功能区(荷载较大部分)以我方提供技术资料确定荷载外,其余停车库按规范取值。
5.设备荷载
最终施工图成果应根据设备专业提供的准确条件进行复核和优化,不得随意放大。
9.4主要结构材料
9.4.1材料选用应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以经济合理为准则进行选用。
9.4.2钢筋的选用建议
HPB级钢筋,HRB级钢,HRB级钢筋
除分布钢筋和装饰构件外,优先使用HRB级(或HRB级)钢筋作为受力主筋。
板钢筋采用HRB;
梁纵筋采用HRB,梁箍筋采用HPB或HPB,当地下室顶板有较厚覆土时,或其他部位因跨度、荷载较大等因素导致梁纵筋及箍筋较大时,梁纵筋建议采用HRB钢筋,梁箍筋建议采用HRB;人防区域的梁纵筋采用HRB,箍筋采用HRB;
柱纵筋采用HRB,箍筋采用HPB或HPB;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主筋采用HRB,箍筋采用HRB,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采用HRB,构造边缘构件主筋采用HRB,箍筋采用HPB或HPB,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采用HPB或HPB。
基础、抗水板采用HRB;
带E钢筋使用范围应按照规范执行,不应随意扩大使用范围。
9.4.3混凝土使用技术及经济性控制:
9.4.3.1基础部分:基础垫层C15,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桩身、承台、抗水底板C30(计算需要可采用C35、C40),基础拉梁砼强度等级一般与基础砼强度等级相同。其余地下构件为C25或C30。若地下室挡墙与主体的柱或混凝土抗震墙重合时,应考虑挡墙的整体作用降低混凝土等级,尽量采取局压等计算方法验算挡墙砼是否满足主体安全性要求,使柱(或剪力墙)采用与挡土墙相同等级的砼,解决两种不同砼强度等级导致的现场施工困难,但不得因为此原因刻意过多加大挡墙厚度;如采用与挡墙相同强度等级的砼确有困难,应与业主协商并提出其他方便施工的解决方案。
9.4.3.2梁、板:一般采用C30(计算需要可采用C35);转换层的梁板宜采用高标号(C40~C50)。
9.4.3.3剪力墙、柱:砼等级按轴压比控制,使其尽量接近限值,同时又使绝大部分竖向构件为构造配筋。墙柱截面应根据计算需求分段逐步减小其截面。
9.4.3.4挡土墙:除特殊情况外尽量采用C30。
9.4.3.5地下室混凝土抗渗设计:对于有抗渗要求的部位,如地下室、水池等,设计文件中必须注明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及使用范围。一般情况下,地下室顶梁板混凝土采用C30或C35抗渗砼,抗渗等级为P6;负一层及其以下梁板混凝土采用C30,如未与水土接触,则不考虑抗渗要求;地下室侧墙砼采用C30或C35抗渗砼;抗渗等级当地下室深度大于10m时,应分段、分层采用不同的抗渗等级,最低不小于P6。
9.4.3.6超长地下室的挡墙可适当采用抗裂纤维,若其他部位采用抗裂纤维,需提供足够依据且需经业主同意。
9.4.4砌体
填充砌体采用项目所在地普遍采用的轻质材料,并应配合建筑、内装选取能满足建筑功能、内装需求的墙体材料。
9.4.5型钢、钢板、钢管
以技术及控制钢材选用,尽可能采用项目所在地市场易于采购的钢材,强度等级一般选用QB,QB,如需选用特殊钢材,需要及时告知甲方并获得甲方认可。
9.5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9.5.1选择合理的结构受力体系、计算模型、计算参数等,在满足结构的安全和建筑的功能的前提下,结构计算指标如轴压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等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也不要有大的富余,使用及品质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所有结构方案应综合考虑施工难易度及施工周期影响。
9.5.2在施工图设计前期,基础、上部结构及关键部位的结构方案选型,应通过比选方案进行优化,并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对比评审。对有争议的结构布置,设计单位应无偿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结构方案供我公司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提供相应电算成果资料供我公司决策时参考。
9.5.3当建筑方案作轻微调整而对建筑造型、品质及使用功能无明显影响即可在结构方面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时,请立即通知我公司,共同对建筑方案调整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9.5.4卫生间、阳台、露台、厨房、设备用房等降板应根据建筑要求设计。且充分考虑物业实际使用状态下的功能要求。
9.5.5外立面造型大样应尽量采用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并出结构详图,如有些构件无法采用砼,则应征得甲方同意方能改换。如确需采用钢结构,需结合各专业从使用性、美观性、经济性及安全性进行详细情况说明以征得甲方同意,并出钢结构详图,提供钢结构计算书,以保证能够按图进行施工,不得简单标注为“由专业厂家设计”。
9.5.6同一项目楼栋的梁、柱、板、基础及大样构造做法应尽量统一。
9.5.7对于建施中二装部分,专业厂家需要设计单位配合时,设计单位应在设计范围内进行配合(如进行相应荷载核算和预埋件设计)。
9.5.8上部结构设缝问题。考虑变形缝节点处理困难,特别是防水问题,结构设计与建筑协调,尽可能不设缝。
9.5.9结构与建筑协调问题。结构一定要紧跟建筑的调整变化,结构的大样一定要满足建筑要求,结构应弥补建筑不详,结构要保证与建筑的一致性。结构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墙柱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9.5.10完整空间等无墙处不应设置结构梁,小房间隔墙下尽可能不设梁。
9.5.11计算嵌固端选取应有依据,且要经济。
9.5.12地下室楼盖设计应综合评估比较无梁楼盖、普通梁板、大板结构、空心楼盖等方案。择优选取。
9.5.13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嵌固部位楼层以下一层的上部结构相关范围(从上部结构周边外延两跨)的抗震等级与上部结构相同,嵌固部位以下二层到底层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9.5.14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应按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的侧向刚度比来确定。在确定地下上部嵌固部位时,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计算建议不考虑土对地下室侧墙的约束作用。
9.5.15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嵌固端时,上部结构相关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不应采用无梁楼盖结构,顶板的计算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1-第6.1.14条的要求。
9.5.16重点